婆字开头的组词更多
-
1、婆娑:(1)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2)枝叶纷披的样子
-
2、婆娘:(1)泛指已婚的青年妇女
-
3、婆婆:(1)丈夫的母亲 (2)〈方〉祖母;外祖母 (3)个人或单位的顶头上司
-
4、婆留:五代吴越王钱镠小名。镠初生,父将弃于井,祖母 一说邻媪 强留之,故名'婆留'。 借指吴越之地。
-
5、婆家:(1)已婚女子称丈夫的家(区别于“娘家”)。也说“婆婆家”
-
6、婆儿:妻,老婆。年老的妇人。指女仆。
-
7、婆子:(1)卑微或邪恶的女人 (2)妻子 (3)年纪较大的女佣人
-
8、婆姨:(1)〈方〉 (2)泛指妇女 (3)妻子
-
9、婆官:1.指传说中的风神孟婆。
-
10、婆陀:1.亦作"婆陁"。2.倾斜不平。
-
11、婆媳:(1)婆婆(丈夫的母亲)和儿媳妇
-
12、婆律:1.香名。即龙脑香,亦名冰片。
-
13、婆心:(1)慈悲善良的心地
-
14、婆母:丈夫的母亲。
-
15、婆饼:即婆饼焦。
-
16、婆陁:1.见"婆陀"。
-
17、婆老:老婆子和老头儿。
-
18、婆然:1.舞貌。
-
19、婆兰:1.古代重量单位。
-
20、婆焦:1.古代蒙古发式。
-
21、婆婆嘴:(1)喻指好议论而又言语罗嗦的人
-
22、婆罗门:(1)印度种姓制度中最高种姓或僧侣的一员,其主要职务是诵经、传经(吠陀经)并主持宗教各种仪式。亦称“婆罗门教徒”
-
23、婆罗洲:亚洲东南部岛屿。面积736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三大岛。南部约三分之二地区为印度尼西亚领土,称为“加里曼丹岛”,意思是“大河之岛”。北部为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和沙巴两州及文莱达鲁萨兰国。
-
24、婆猴伎:1.亦作"婆侯伎"。2.杂技名。相传周成王时南方有扶娄国,其人善机巧,能易形改服及神怪变幻。后世乐府皆传其技,俗谓之婆猴伎。"婆猴"即"扶娄"之音变。参阅晋王嘉《拾遗记·周》。
-
25、婆娑儿:1.鸥的别名。
-
26、婆欢喜:1.即大炭墼。烧红后置炉中用以取暖。2.后亦称欢喜团。参阅清顾禄《清嘉录.欢喜团》。
-
27、婆饼焦:1.鸟名。其鸣声如婆饼焦,故名。
-
28、婆侯伎:1.见"婆猴伎"。
-
29、婆嫂船:南宋时杭州西湖中出售茶点果品等食物的小船。
-
30、婆儿气:形容言语啰嗦,缺乏决断。
-
31、婆婆家:妇人称夫家为「婆家」。
-
32、婆媳塘: 清浑照人心。
-
33、婆罗树: 又称菩提树,在《梵书》中称为“觉树”,被虔诚的佛教徒视为圣树,万分敬仰。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佛)的。
-
34、婆罗花: 传说中的仙界极品之花,因其花“青白无俗艳”被尊为佛家花,其花花形浑圆,犹如满月,远远看去,白色的花朵像是卷了千堆,有瑞祥之气缭绕。
-
35、婆罗粥: 一种药名,主治肾脏风冷,腰脚疼痛。
-
36、婆梨耶: 妻、妇,妻妾、女、夫人。
婆字中间的组词更多
-
1、婆婆嘴:(1)喻指好议论而又言语罗嗦的人
-
2、田婆罗:水果名。
-
3、阿婆面:多皱的面孔。
-
4、猪婆龙:鼍的俗称。也叫扬子鳄。
-
5、丑婆子:(1)长相难看,不讨人喜欢的女人——常用作辱骂人的语词
-
6、娑婆诃:梵语译音。有吉祥、息灾等义。多见于佛教的真言之末。
-
7、频婆菓:源于梵语bimbara,bimba,即苹果。
-
8、老婆婆:(1)〈方〉 (2)小孩称呼老太太 (3)妻子称呼丈夫的妈妈;婆母
-
9、堕婆登:南海古国名。
-
10、卦婆子:巫婆。
-
11、老婆娘:称老年妇女。
-
12、小婆娘:小老婆。
-
13、频婆果:1.见"频婆果"。
-
14、鬼婆婆:1.指女神。2.指女鬼。
-
15、老婆心:佛教语。谓禅师反复叮咛,急切诲人之心。
-
16、泥婆罗:尼泊尔的旧译名。
-
17、外婆家:黑话称行劫的对象。
-
18、老婆子:(1)老年妇女 (2)令人讨厌的老太婆
-
19、毒婆娘:1.狠毒的老婆。
-
20、谢婆菜:1.水苦荬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水苦荬》。
-
21、躲婆石: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为蕺山老姥书扇,此姥既得厚值,数来求书,羲之厌苦,避于戒珠寺山石后,因名其石为"躲婆石"。见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
-
22、月婆子:(1)〈方〉产妇
-
23、呵婆婆:佛教语。地狱名。
-
24、晚婆婆:媳妇对丈夫之继母的称谓。
-
25、老婆禅:佛教语。谓禅师苦口婆心,多方设教,反复叮咛如老婆婆。
-
26、汤婆子:(1)〈方〉见“汤壶”
-
27、小婆子:1.亦作"小婆子子"。2.小老婆。
-
28、泼婆娘:凶悍的妇人。
-
29、阇婆达:1.见"阇婆婆达"。
-
30、善婆婆:容易对付﹑打发的人。
-
31、优婆夷:梵语。指在家中奉佛的女子。 指出家的女子。
-
32、风婆婆:古代神话中的风神。
-
33、师婆粳:无芒粳稻的俗名。
-
34、猪婆子:见“猪婆”。
-
35、婆婆家:妇人称夫家为「婆家」。
-
36、优婆塞:梵语。指在家中奉佛的男子。即居士。
-
37、湿婆仙:1.即湿婆。
-
38、陈婆婆:老婆子﹐老年妇女。
-
39、床婆子:1.亦称"床母"。2.床神的俗称。
-
40、老婆儿:正常情况下有些人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情会在一切称呼后加“儿”拖长音表示亲昵。
-
41、裟婆诃: 裟婆诃即三千大千世界之略称,系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裟婆诃持咒之规矩,必须经过金刚上师灌顶,方得传授。惟十小咒及大悲咒等,后定为丛林日课,即多不经上师传授,自己习诵。是以观想,结印诸法,已不讲究矣。但能诚敬诵持,亦有灵应。
-
42、晩婆婆:媳妇对丈夫之继母的称谓。
-
43、三婆仔: 以卖花卖茶等为业的妇人。
-
44、娑婆世界:佛教语。娑婆,梵语音译,意为“堪忍”。“娑婆世界”又名“忍土”,系释迦牟尼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的总称。
-
45、迦罗婆劫:1.木绵的别名。
-
46、阇婆婆达:1.亦称"阇婆达"。亦称"阇婆"。2.古国名。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或兼称这两岛。
-
47、兜楼婆香:梵语。乳香;苏合香。
-
48、那核婆果:古代印度产果名。
-
49、麻婆豆腐:用调味品烹调成的又麻又辣的豆腐羹。相传为麻婆所创,故称。
-
50、公家婆姨:方言。称女工作人员。
-
51、耆婆耆婆:梵语Jivajivaka的音译﹐又译命命鸟﹑共命鸟。一身两头﹐人面禽形,自鸣其名。见于佛典。
-
52、泪眼婆娑:形容一个人哭得很伤心。 形容双眼直流泪的样子
-
53、树影婆娑: 1.跳舞的样子;舞蹈:婆娑呕吟,鼓掖其笑。 2.舞姿飘逸优美:舞姿婆娑。 3.形容树的枝叶纷披的样子。
-
54、老婆心切:老婆心切的意思是教人心切,佛家称教导学人亲切叮咛者曰老婆,寓慈悲之意。
-
55、月影婆娑: 幽幽月光照映在水中,风吹着水面,盘旋舞动。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
-
56、光影婆娑: 指阳光照射下的影子,随意舞动、摇摆、摆动。
-
57、苦心婆心: 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
58、清咖婆婆: 出自王丽萍。
-
59、优昙婆罗:优昙婆罗(又称优昙婆罗花),是拘那含佛悟道时身后那一棵遮阳避雨的树种。
-
60、娑婆礑溪:美仑溪的源头之一。
-
61、毗婆舍那:指以佛教所谓的正见观察。
-
62、绿影婆娑: 婆娑: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婆娑起舞。指绿色植物(树木、花草)随风轻舞的样子。
-
63、老子婆娑:老子:自称;婆娑:放逸的样子。自夸胸怀旷逸的豪言壮语
-
64、安坚婆罗:乌孜别克族的抓饭,““安坚”即安集延,在乌兹别克斯坦。婆罗,即抓饭的意思。
-
65、麻婆春卷:麻婆春卷为中华小当家料理实验《第二章》。
-
66、蛇婆报恩: 崔炜在市集上看到一位孤苦零丁的乞丐婆,由于很多天没有吃饭,饿得头昏眼花,走路也摇摇晃晃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撞倒了路边饮酒人的酒,这群青年气势汹汹地责骂乞丐婆,还有几个人想要揍她呢!
婆字结尾的组词更多
-
1、产婆:(1)以接生为职业的妇女。古称接生婆,今称助产士
-
2、浪婆:波浪之神。
-
3、老婆:[lǎopo]:〈名〉妻子zi。[lǎopór]:〈名〉年老的妇女(含亲热意)。
-
4、娑婆:1.娑婆世界的简称。 2.枝叶扶疏貌。 3.从容优游。
-
5、阿婆:(1)祖母。敬称老年妇人 (2)称丈夫的母亲
-
6、孟婆:1.传说中的风神。
-
7、鸡婆:(1)〈方〉母鸡
-
8、龟婆:方言。即鸨母。
-
9、梢婆:船妇。
-
10、媒婆:(1)旧时以说合婚姻为职业的妇女
-
11、六婆:指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
12、婆婆:(1)丈夫的母亲 (2)〈方〉祖母;外祖母 (3)个人或单位的顶头上司
-
13、耆婆:梵语Jivaka的音译。印度古代名医。精药理﹐后被尊为神。
-
14、亚婆:即阿婆。对老年妇人的尊称。
-
15、鬼婆:1.唐武则天之谑称。2.方言。指寡妇。
-
16、佛婆:指尼姑庵中的老年女仆。
-
17、刁婆:犹泼妇。
-
18、公婆:(1)公公与婆婆,丈夫的父亲和母亲 (2)指夫妻
-
19、外婆:(1)方∶外祖母(外婆家:强盗的黑话,指行劫对象)
-
20、伯婆:(1)〈方〉 (2)伯祖母 (3)丈夫的伯母
-
21、家婆:妻子;主妇。方言。谓丈夫的母亲,犹婆婆。
-
22、奶婆:乳母。
-
23、频婆:1.见"频婆菓"。
-
24、蓝婆:佛经中恶鬼的名称。
-
25、贫婆:1.贫穷的老妇人。2.明清时代常熟对丐户妇女的贱称。详"贫子"。
-
26、质婆:作人质的妇女。
-
27、産婆:(1)以接生为职业的妇女。古称接生婆,今称助产士
-
28、村婆:乡村老妇。
-
29、虔婆:(1)妓院的鸨母 (2)贱婆,骂妇人的话 (3)用动听的话去取悦人而图利的年老妇女
-
30、优婆:梵语。佛徒,僧尼。
-
31、占婆:(1)中国称“林邑”。17世纪印度支那古王国,在今越南南方北起岘港南至华列拉角的沿海地区
-
32、苹婆:梧桐科常绿乔木,又称“凤眼果”,叶长椭圆形;初夏开花,无花冠,花萼粉红色,圆锥花序;果实分为四五个分果,外面暗红色,内面漆黑色。
-
33、蓬婆:山名。在今四川省茂县西南。
-
34、鞞婆:琵琶的别名。
-
35、行婆:居家事佛的老妇。
-
36、黄婆:1.道教炼丹的术语。认为脾内涎能养其他脏腑,所以叫黄婆。2.即黄道婆。元代女纺织技术革新家。
-
37、猪婆:母猪。
-
38、鼙婆:即瑟琶。
-
39、脚婆:1.盛热水后放在被中取暖的用具。又称汤婆子。
-
40、跏婆:对跛脚妇人的称呼。
-
41、塔婆:梵语stūpa或古印度俗语thūpa的音译。塔。
-
42、晚婆:晚娘。晚妻;后妻。
-
43、巫婆:(1)用妖术为人祈祷求神的女人
-
44、卖婆:旧指出入人家买卖物品的老年妇女。
-
45、阳婆:(1)〈方〉太阳
-
46、道婆:尼姑庵中的女执役者。
-
47、来婆:指唐来俊臣。
-
48、蛮婆:1.年龄较大的南方妇女。
-
49、野婆:指猿类动物。
-
50、牙婆:(1)旧时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而从中取利的妇女
-
51、蛇婆:即海蛇。可入药。
-
52、主婆:即主人婆。
-
53、支婆:庶祖母或庶母的别称。
-
54、小婆:1.亦作"小婆子"。2.小老婆。
-
55、祖婆:祖母。
-
56、斋婆:念佛吃斋的老年妇女。
-
57、姑婆:(1)〈方〉 (2)丈夫的姑妈 (3)父亲的姑妈
-
58、纴婆:树名。
-
59、稳婆:1.旧时以接生为业的妇女。 2.旧时称为宫廷或官府服役的收生婆。 3.旧时宫廷或官府检验女身的女役。
-
60、阇婆:1.亦称"阇婆达"。亦称"阇婆"。2.古国名。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或兼称这两岛。
-
61、岐婆:犹番妇。宋时以之称女真族妇女。
-
62、乞婆:讨饭婆。亦用作对妇人的蔑称。
-
63、师婆:巫婆。
-
64、相婆:对宰相妻的戏称。
-
65、太婆:(1)〈方〉曾祖母 (2)祖母
-
66、湿婆:梵语?iva的音译,意译'自在'。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为毁灭之神﹑苦行之神﹑舞蹈之神。佛经中称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顶。
-
67、医婆:在宫廷中供职的女医务人员。
-
68、香婆:南宋酒楼以小炉炷香为供的老妇。
-
69、坐婆:产婆。
-
70、偷婆:佛塔。梵语stupa的音译。
-
71、稍婆:船家妇女;撑船的女子。亦指船家之妻。
-
72、渔婆:(1)渔妇
-
73、汤婆:盛热水放在被中取暖用的扁圆形壶,用铜锡或陶瓷等制成。
-
74、姨婆:(1)母亲的姐妹 (2)一般称父母的姨母
-
75、婶婆:(1)丈夫的婶母
-
76、月婆:1.月亮。
-
77、泥婆:尼泊尔的旧译名。
-
78、叔婆:(1)丈夫的婶母 (2)叔祖母
-
79、富婆: 特别有钱的中老年妇女。
-
80、舅婆:父亲母亲的舅母,就叫舅婆。
-
81、八婆:粤语用来形容好管闲事女子的俗语。即是台湾人所称的“三八”或我们平时所称的“长舌妇”。
-
82、神婆:(1)〈方〉女巫,女术士
-
83、嬭婆:乳母。
-
84、妖婆:(1)勾引男人陷入危险和受损害境遇的女人
-
85、番婆:是台湾,以及闽南广东一带的方言,主要意思是代指“外国女性”。与“番鬼佬”是属于同一个层面的意思。
-
86、三婆:1.以卖花卖茶等为业的妇人。见于元曲。2.指奶婆﹑医婆﹑稳婆(收生婆)。
-
87、白婆:(1)白发老太婆
-
88、老太婆:(1)老年的妇女。今常含有轻蔑的意思
-
89、干奶婆:不喂奶的保姆。
-
90、阿姑婆:姑母。
-
91、老虔婆:詈词。称奸诈狡猾的老妇。
-
92、黄脸婆:指老而丑的妇女。
-
93、乾闼婆:1.梵语Gandharva的译音,亦译作“健闥缚”、“犍闥婆”。 2.古代西域对乐人的美称。 3.指海市蜃楼。
-
94、保山婆:媒婆。
-
95、老婆婆:(1)〈方〉 (2)小孩称呼老太太 (3)妻子称呼丈夫的妈妈;婆母
-
96、踝蹄婆:旧时对妓女的贬称。踝,用同"裸"。
-
97、媒稳婆:1.以做媒接生为职业的妇人。
-
98、抱鸡婆:孵小鸡的老母鸡。
-
99、催生婆:用老法接生的助产士的旧称。
-
100、管家婆:旧时为官僚地主等管理家务的地位较高的女仆。明代宫中管事的宫女,俗称管家婆。主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