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一张表梳理历史朝代顺序
英雄人物读后感(锦集11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英雄人物》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这几天,老师发给我一本名为《抗战英雄》的事迹书。我利用中午读书时间,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将它从头至尾读了一遍。书中的英雄人物事迹深深地打动着我,感染着我,读罢掩卷,令我深思,我满含热泪,久久不能平静。他们在抗击侵略,驱逐外侮,保家卫国,争取民族独立,让四万万中华儿女不再饱受欺辱的一次次大大小小的战役中表现得或机智勇敢,或大义凛然,或坚贞不屈……他们的铮铮铁骨、民族气节,可歌可泣、催人泪下。在读到烈士赵一曼的事迹时,我几乎是哽咽着心里在说:“赵一曼,你身为纤弱女子,却能在敌人皮鞭的一次次严刑拷打中,撕心裂肺般竹签的刺痛下经受住死神的折磨与考验,这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太让人敬佩不已了。”为了东北抗日联军主力部队不暴露,你要紧牙关只字未吐,我想你早就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你不是没有母爱,若是那样,你为何还在最后一刻,为自己挚爱的幼小儿子写下诀别书?书中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一位革命母亲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而选择舍小家顾大家的慷慨就义深情,我认为这是一种大爱,一种高乎于相夫教子的爱。
相比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但平心而论,我们却相去甚远甚远,失去得太多太多。我们就像一棵小树苗,一只雏鸟那样,生活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呵护下,读好书、学好习成了我们报答他们的重大“使命”。只要是我们顺着长辈们的心愿走下去,我们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他们都会为我们竭力扫除而没有半点怨言。我们去上学,他们送、我们的书包,他们背,我们放学了,他们准时接,我们去野营他们则怕我们遭受风吹雨打、烈日暴晒之苦,为我们全程保驾护航……我们……他们……他们……我们……就这样“和平相处着”好似充满了“爱”,“我们除了学习还能做什么,我们除了学习还能做什么”,我反复拷问着自己。冥思苦想许久,最终我想明白了:我们虽不能像革命仁人志士那样,可以一腔热血,抛头颅、洒热血,轰轰烈烈,惊天地、泣鬼神。但我们能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去帮助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我们成不了赵一曼、刘胡兰、赵尚志……但我们的心可以永远向他们看齐。不是吗?我们正一点一滴地在向他们靠拢……为救助身患白血病顽疾的同学,校园义卖的操场上,总能看到你我的`身影,听到你我为救助同学振臂一呼的呐喊;震区的小朋友过冬,缺少棉衣、棉鞋,是谁急切地拿来家中的棉衣、棉鞋,捐出自己的零用钱?心连心学校的同学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课外读物,又是谁带来精神的给养慰藉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灵?
我们,只要有着一颗像赵一曼烈士以及无数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宝贵青春和生命的仁人志士一样滚烫火热的心,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做一个充盈的自己!
做出惊天动地的...
查看详情>>与“英雄人物读后感(锦集11篇)”相关的文章
戍边英雄人物心得体会(合集8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通常就可以写8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向戍边英雄致敬心得体会(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榜样6》节目重点宣传了“七一勋章”获得者和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典型事迹,通过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彰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的生动教材。
看了榜样的事迹,我备受感动、深受鼓舞。虽然他们面临的环境不同、从事的工作不同,但他们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工作作风、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这是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品质。我要向榜样看齐,以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给身边的人做好榜样。
向榜样看齐,争做合格党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就是一个个标杆。党员的先进事迹、鲜活例子,既能让奋进的人更加坚定于自己的事业,也能给萎缩的人敲响警钟。
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常年冰雪覆盖、高寒缺氧。就是在这样的生命禁区,一茬茬年轻的官兵战斗在卫国戍边一线,守卫着祖国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宁。因在边境冲突中誓死捍卫国土,中央军委为5名官兵授予荣誉称号、记一等功,他们是团长祁发宝,被授予“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营长陈红军,被追授“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被追记一等功。
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当我们致敬5名英雄时,猛然发现,团长祁发宝和营长陈红军都是甘肃籍——祁发宝是武威市天祝县人,陈红军是陇南市两当县人。
两位陇原铁血汉子,在与越线外军的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突入重围营救,英勇牺牲。展现了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
斗争精神是经历了时间检验的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赢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和实践原则。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信仰是靠斗争来坚持的。进入新时代以来,国际形势复杂严峻,面临的风险考验越来越多,更加要求党员、干部重拾斗争精神,提高自身素质,善于用斗争精神解决问题,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只有坚定斗争意志、牢记斗争精神,才能真正做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支军队只有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才可能凝聚战斗精神,形成强悍的战斗力。在深化国防和军队的改革中,我们劲旅人要清楚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并将自身的价值和部队的需求保持一致,要始终坚持“舍我其谁”的勇敢担当,直面调整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挑战,绝不推诿,绝不退缩,为改革强军顺利推进汇聚力量。
致敬英雄,我们把崇高的信念根植...
查看详情>>与“戍边英雄人物心得体会(合集8篇)”相关的文章
1933年抗日战争的6个抗日英雄人物有哪些?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加紧入侵中国。1933年1月,日军攻占了山海关,进入华北地区。3月,中国军队在喜峰口、古北口等地与日军展开激战。5月,中国与日本签订了《塘沽协定》,默认了日本对东三省和热河的占领。这就使日军的侵略更加肆无忌惮。但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一直没有动摇过。东北各地纷纷组织义军,反抗日本侵略者。在这过程中,涌现出很多抗日英雄,他们不怕牺牲、坚持抵抗,最后英勇牺牲,他们的抗日精神与抗战事迹必将永垂不朽。
01、徐达三
徐达三,本名徐智厚,号达三。他生于1896年吉林临江县。九一八事变后不甘心家园被日本人占领,便联络大刀会等民间组织,组成抗日队伍。后来他的部队并入唐聚五率领的辽宁民众自卫队,成立辽宁民众自卫军,徐达三任第八路军司令。1932年底,自卫军内部分化,唐聚五率领主力撤入关内,徐达三留了下来,继续抗日。在战斗中不幸被日伪军抓获,1933年1月,在吉林通化被秘密杀害。
02、田霖
田霖,吉林人,早年曾加入张作霖的奉军,在吉林陆军军官教练处接受训练。毕业后任连长、营长等职。九一八事变后,留守东北。1932年3月,成立了吉林人民抗日自卫军,任司令。自卫军约有500余人,在吉林多地抵抗日军入侵,取得了多次胜利。曾在蛟河县白石山附近袭击日军的一辆军车,击毙日本兵60多人,缴获大量粮食和枪支。1933年7月29日,田霖率兵在清原县兰木桥一带与日军激战,不幸被炮弹击中,壮烈牺牲。
03、胡泽民
胡泽民,辽宁人,满族人。九一八事变后,他在吉林组织了3万人的部队,成立东北抗日救国军,他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1932年7月,胡泽民指挥部队攻占安图县城,开辟了辽吉边区抗日根据地。后来,他又担任东北中国国民救国军副总参谋长。1933年9月6日,在东宁县城的战斗中,胡泽民壮烈牺牲,年仅31岁。
04、李春润
李春润,辽宁凤城人,1918年毕业于凤城师范学校,毕业后回乡任教。几年后又考入东北陆军军士教导队学习,1926年5月进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又考入北京中国陆军大学学习。九一八事变后,他力主抗日到底。他曾说:“愿领导民众,讨逆杀敌共赴国难,同甘共苦以死卸责。”1933年8月,李春润率领200余人与日军在塔狗一带展开激战,战斗中被击伤左腿。9月5日,他被紧急送往烟台救治,因救治无效去世,年仅32岁。临死前,他还对身边同志说:“现寇氛日炽,国难未已,诸同志仍应精诚团结,继续奋斗,以期最后成功,则余为国家民族而牺牲,死亦无憾。”
05、武止戈
武止戈,陕西渭南人,又名武熹祖。1920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24年进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这年年底他前往苏联留学,在苏联期间曾在苏联红军里实习。九一八事变后,他主动请求回国,参加抗日队伍。1932年2月,他途径哈尔滨时被逮捕,但是敌人从他身上没有得到有用的线索,不久就被释放了。后来,他担任抗日同盟军总指挥部参谋主任。1933年10月13日...
查看详情>>与“1933年抗日战争的6个抗日英雄人物有哪些?”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