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语
振振有詞
ㄓㄣˋ ㄓㄣˋ 一ㄡˇ ㄘˊ
ZZYC
偏正式成语
振振有词和“理直气壮”都可形容因自以为理由充分而说话气盛。但理直气壮是因为理足而气壮;有时指语言;有时指行动、行为;振振有词是有充足的分辩理由;主要是指语言;不能表示行动。
近代成语
中性成语
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
清 梁启超《关税权[hao86.com好工具]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
振振有词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1)晏子振振有词地驳斥了楚王对齐国的诬蔑。(2)你别看他表面理直气壮,振振有词,实际内心空虚得很。
speak in a positive tone
красноречиво говорить
<法>parler avec une chaleur convaincante
(1)(动)救济。
(2)(动)摇动;挥动。
(3)(动)奋起:~奋|~作。
(1)(动)救济。
(2)(动)摇动;挥动。
(3)(动)奋起:~奋|~作。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最近文章
https://www.hao86.com/idiom_view_9bef5143ac9bef51/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