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 Eigenlayer,「套娃」背后的以太坊 DA 正统性之战
Restaking 只反映 Eigenlayer 的工作机制,听着是套娃,但其经济模型逻辑恰恰打破了「套娃」。
撰文:Haotian
关于 EigenLayer 到底在做什么?如果只看到 Restaking 层面显然还不够,因为 Restaking 乍一看只会加剧「套娃」,让以太坊 DeFi 可组合乐高大厦陷入「共识过载」的危险境地。
但倘若基于第三方 DA 入侵保卫战,全链流动性溢出释放的战略上层逻辑,就大为不同了。Why?接下来,我来浅析下,我认知中的 Eigenlayer。
1)Restaking 只是表面的「套娃」,如果在单个 DeFi 生态内,质押 LSD 产生了 LP 凭证,然后再把该凭证质押,然后以锁住流动性之名发个治理代币,让二级市场炒作反哺 Restaking 的预期价值,这是套娃。
因为用二级反哺一级矿工,透支的是市场对一个 Token 的预期,并没有真正的价值增长发生。
Eigenlayer 抛出了共享以太坊 Security 的概念,这些 LP 凭证被质押后,会被用于支持以太坊上的验证者 Validators,允许以太坊 Validators 冲破以太坊围墙参与多个区块链网络的验证工作,从而从其他多链环境下寻求额外收入的机会。
这个角度看,Restaking 只反映了 Eigenlayer 的工作机制,听着是很套娃,但其经济模型逻辑恰恰打破了「套娃」。
2)Eigenlayer 目标为其他异构链提供部分以太坊级安全共识,随着以太坊 DeFi 产业的成熟规模化,以太坊上沉淀了大量金融筑底类的项目,比如:Lending-MakerDAO,Dex-Uniswap,等,这些 DeFi「不动产」给以太坊带来了巩固的安全共识。
一些新异构链,比如,Middle layer 中间层链,Rollup 链,如果想构建一套安全共识,其实有两个选择:
- 自主搭建节点参与网络治理用长时间的稳定运行逐步达成信任共识;
- 直接让以太坊的部分 Validaors 来参与网络治理即刻获得相当于以太坊级别的信任共识;
无论是成本、时间还是收益比,显然第二种方案更受欢迎。比如:共享 Sequencer 供应方 EspressoSys 就尝试以这种方式,提供一种可行的去中心化 Sequencer 方案。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让部分节点参与网络治理并不等于以太坊的全局安全共识,以太坊的全局共识来源于 Validators 的数量规模之大、位置之分散以及 POS 运作机制下 Builder 的稳定出块机制,这些都是其他异构链所不具备的。
若其他链仅凭若干个节点就号称拥有了以太坊级别的安全共识,然后贿选节点作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异构链较大的挑战其实是 Slash 惩罚机制的设计,但一旦节点被 Slash,在其上边质押 LP 的 LSD 提供者也会受到牵连。
因此 Restaking 确实能延展以太坊的安全共识出去,但这个过程得平衡用户质押收益,异构链惩罚机制、节点作恶倾向性等一系列问题。
如果把基于 Restaking 向外释放流动性的方式,当成一次以太坊共识过载后泄洪的过程,那时刻得注意加固堤坝,以防坍塌隐患。
不过,整体来说,积极意义大一些,因为确实释放了一些以太坊的套娃属性,而且在整体模块化的趋势下,Eigenlayer 确实能让以太坊的安全共识变成一个「模块层」延展至其他异构链,进而在新锐链层出不穷的当下,为以太坊老链绽放新芽。
3)EigenDA 站在守护以太坊 DA 的前线。DA 能力是以太坊要绝对守护的防线, Vitalik Buterin 此前呼吁 Plasma 以及「喊单」ENS 背后都是处于此战略考量,而 EigenDA 作为 EIgenlayer 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目标正是要补充或增强以太坊的 DA 能力。
这和做模块化独立链的 Celestia DA 截然相反,Celestia 的 DA 是要不断向以太坊生态内渗透,让一些 Layer2 链和中间链等采用 Celestia 的 DA 方案,其优势就是成本低,再加上 OP Stack 等一键发链的开源策略,Celestia 这个外来的和尚着实念了一出好经。EigenDA 相对更依赖以太坊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是妥妥的自家兄弟。
简单来说,EigenDA 调动了坎昆升级后的 Blob 区块数据 +KZG 承诺,Rollup 链可以对 Blob Data 进行纠删码生成 KZG 承诺然后发布到 EigenDA 合约,由 EigenDA 的节点来给后续的链 DA 能力(存储或验证)进行保证,相当于增强了以太坊的 DA 能力。
因为 Blob 区块存在 1 个月的时效期,而通过 KZG 承诺 + 其他诸如去中心化存储或节点本地存储等,都可以大大延长 Rollup 链的 DA 需求。
关键是,EigenDA 的整个过程都围绕 Blob、KZG 这些以太坊既有的基础设施来完成,其节点验证工作也由以太坊的 Validators 参与。显然这一套操作下来,DA 成本并不及 Celestia 便宜,不过,相比有失效期的 Blob 方式确实更吸引对 DA 能力需求大的生态应用。
所以说,EigenDA 的出现是为了弥补以太坊 DA 能力的不足,为一些坚守以太坊 DA 正统性的链提供更可靠的 DA 选择。
某种程度上可以抵御 Celestia 的 DA 入侵,但对于一些旨在模块化、低成本的链,它们可能还是会选择低成本。
不过,DA 正统性问题随着坎昆升级的到来,会成为分化链底层属性的根本,追求性价比和追求极致品牌也不冲突,
让这些链划清界限,分出层次,不也挺好。
本站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内容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