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一ㄢˊ ㄓ ㄔㄥˊ ㄌ一ˇ
言之成理
(1) 话说得(hao86.com好工具)有道理
⒈ 话讲得合乎道理。
引《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它嚣、魏牟也。”
杨倞注:“其言论能成文理,故曰言之成理。”
清方苞《论九卿会议事宜札子》:“盖凡物之理,偏举其一端,皆可以言之成理而不见其罅漏。”
鲁迅《书信集·致孙伏园》:“我以为那封信虽然也不失为言之成理的提议,但在变态的中国,很可以不依,可以变态的办理的。”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三一:“如果教另一个人去品评这些作家作品的风格,说不定会全不相同,可是也言之成理呢。”
言论能自成道理。《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它嚣、魏牟也。」也作「言之有理」。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1.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变为:长成。变成。
4.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5.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6.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月。
7.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9.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10.姓。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