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
(1) 使孤独无助,使得不到同情或援助
⒈ 孤独无助,得不到同情或援助。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
《后汉书·刘陶传》:“如是则南道断絶,车骑之军孤立, 关东破胆,四方动摇。”
宋苏轼《上初即位论治道·道德》:“强者为敌,弱者为怨,四海之内,如盗贼之憎主人,鸟兽之畏弋猎,则人主孤立,而危亡至矣。”
《明史·辛自修传》:“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
老舍《女店员》第二幕:“老太太站在媳妇那边去了,孩子也向着妈妈,我不是孤立了吗?”
⒉ 谓使孤独无助,使得不到同情或援助。
例如:团结同志,孤立敌人。
⒊ 独立,无所依傍或联系。
引《汉书·张汤传》:“禹奉公孤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沽水》:“山石白色特上,亭亭孤立,超出群山之表。”
唐李颀《送东阳王太守》诗:“野鹤每孤立,林鼯常昼悲。”
清刘大櫆《金氏节母传》:“忧危困苦,丛集其心;饥饿寒冻,交迫其体,而太恭人一若冥然无知,独身孤立於层冰积雪之中,卒使金氏之门,烝尝无缺,坠而復兴。”
田北湖《论文章源流》:“未有单词隻句,可以为句者;亦未有一语孤立,可以为章者。”
周立波《金戒指》:“这脚店孤立在村尾,离开最近的人家也有半里地。”
独立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