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潮
(1) 风向与潮汐;一时的喧闹沸扬之事
⒈ 狂风怒潮。
引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
唐储光羲《泊舟贻潘少府》诗:“行子苦风潮,维舟未能发。”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云儿飘,星儿摇摇,海--早息了风潮。”
⒉ 风向和潮候。
引唐韩愈《送郑尚书序》:“其海外杂国……东南际天地以万数,或时候风潮朝贡。”
⒊ 指很多人为迫使当局接受某种要求而采取的集体行动。
引《老残游记》第十回:“五年之后,风潮渐起;十年之后,局面就大不同了。”
邹韬奋《学校与商场》:“北京大学前因免费问题,发生罢课风潮。”
⒋ 潮流。指变动或发展的趋势。
引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古学復兴,新教确立之后,学界风潮渐变。”
⒌ 指飓风。
引明娄元礼《田家五行·论风》:“夏秋之交大风,及有海沙云起,俗呼谓之风潮,古人名之曰颶风。”
胡云翘《沪谣外编·山歌》:“八月棉花开旺潮,中秋前后怕风潮。”
风向与潮汐。
如:「闹风潮」。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风传(
)(传闻)。闻风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 姓。
(1)(名)潮汐;也指潮水:早~|海~|心~逐浪高。
(2)(形)比喻大规模的社会变动或运动发展的起伏形势:革命高~。
(3)(形)潮湿:衣服受~了。
(4)(形)成色低劣:~银|~金。
(5)(形)技术不高:手艺~。
(6)(名)指潮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广东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