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ㄐ一ㄢˋ ㄖㄣˊ ㄐ一ㄢˋ ㄓˋ
见仁见智
(1)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见解因人而异
⒈ 亦作“见智见仁”。
引语本《易·繫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朱自清《<燕知草>序》:“至于这种名士风是好是坏,合时宜不合时宜,要看你如何着眼;所谓见仁见智,各有不同。”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易》道广大,无所不包,见智见仁,理原一贯。”
对同一事情,每个人看法各异。
如:「至于人类究竟是性善还是性恶,则见仁见智,难有定论。」
1.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3.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5. 会晤:会见。接见。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