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虚传
名不虚传的意思
名不虚传
(1) 流传的名声和实际相符合
⒈ 谓所传的名声与实际相符。
引宋华岳《白面渡》诗:“双舡白面问溪翁,名不虚传説未通。”
元任昱《折桂令·咏西域吉诚甫》曲:“名不虚传, 三峡飞泉,万籟号天。”
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足证众言天王才学透天人,博而约,正而严,名不虚传也。”
郁达夫《南游日记》:“立在瀑布下流的溪旁,向上一看,果然是名不虚传的一个奇景。”
名声与实际相符。《三国演义.第四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红楼梦.第二八回》:「宝玉听说,不觉欣然,跌足笑道:『有幸,有幸,果然名不虚传!』」也作「名不虚立」、「名不虚行」、「名不虚谓」。
【解释】虚:不真实。传出来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徐邈传》:“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传。’”
【示例】系船白面问溪翁,名不虚传说未通。(宋 华岳《白面渡》诗)
【近义词】名副其实、名符其实、货真价实、当之无愧、名下无虚
【反义词】徒有虚名、名不副实、名存实亡、有名无实、徒负虚名、名过其实、虚有其表、招摇撞骗、沽名钓誉
【语法】名不虚传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字义分解
1.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5.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占有:不名一文。
8.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
1. 转(zhuǎn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2.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最近文章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97d4643ac997d46/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