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ㄖㄣˊ ㄐㄨㄣ
结构:仁(左右结构)君(上下结构)
⒈ 仁明的国君。
引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元施惠《幽闺记·罔害皤良》:“见説仁君迁都避,纷纷从者如归市。”苏曼殊《惨世界》第十二回:“把杀害他祖宗的仇人,当做圣主仁君看待。”
⒉ 犹言明公,古代对有地位、声望者的尊称。
引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乃使仁君飜然自絶,以是忿忿,怀惭反侧。”《后汉书·文苑传·赵壹》:“仁君忽一匹夫,於德何损,而远辱手笔,追路相寻诚足愧也。”
有仁心的君主。
反义词
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3. 姓。
(1)(名)君主:国~。
(2)(名)〈书〉对人的尊称:张~|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