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的意思
泼水节
(1) 中国傣族和亚洲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在傣历六月或七月(清明[hao86.com好工具]节前后十日左右)。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
⒈ 我国傣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时当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进行拜佛、赛龙舟等活动。 泰国、缅甸、老挝等国都在每年公历四月中旬过这个节日。
引张长《泼水节·泼水》:“傣寨的泼水节啊,是一个欢乐的海洋!”
《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一九六〇年四月,在缅甸人民欢度一年一度的泼水节的时候,总理第五次访问了我们的友好邻邦缅甸。”
东南亚一带的新年习俗。象征洗涤罪恶和除旧布新。我国云南省境内的傣族人亦有此风俗。
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字义分解
(1)(动)用力把液体向外倒或洒;使散开:扫地时先~一点水。(形)蛮横不讲理。
(2)(动)用力把液体向外倒或洒;使散开:扫地时先~一点水。(形)〈方〉有魄力:扫地时先~一点水。(形)〈方〉有魄力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最近文章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8829443ac988294/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