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代诗歌史,诗人大都有着高远的政治理想,但他们却败给了现实,最终落得贬谪之苦。以宋代为例,欧阳修、苏轼就是其中代表。同时,他们也是在诗词中苦极自嘲,抒发旷达的代表。尤其是苏轼,更是将旷达的宋调发展到了极致。
小编今天便向大家分享一首欧阳修的经典诗作《黄溪夜泊》,和大家来一起看看欧阳修诗中的旷达。《黄溪夜泊》是欧阳修被贬夷陵时路过黄溪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主要通过对景色的描写,抒发了欧阳修无辜被贬的深沉感慨。并在最后两句中一吐心中旷达豪迈之气,是此类诗的千古佳作。
《黄溪夜泊》
宋代:欧阳修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殊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首联“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两句,欧阳修先是表露了自己的贬谪之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楚国人一直喜欢登山临水来抒发心中的愁恨。我才刚到黄溪,便觉得愁肠百结、烦闷难忍。《楚辞·九辩》中有“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之说。欧阳修心中的愁恨,自然是因为遭受无辜贬谪导致。
颔联“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两句,欧阳修从大处落笔,以壮阔的自然景观来渲染他的愁恨。即放眼望去,莽莽苍苍的树木被烟云终日笼罩,整个三峡看上去都显得阴霾沉沉。明月的清辉则照在平旷的原野上,不时传来猿猴的悲鸣。“暗”和“哀”,既是对景色的形象描绘,也是对欧阳修谪居他乡的愁苦之情的表达,极为贴切传神。
颈联“殊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即谪居他乡,又逢岁暮年关,叫人心惊。要想得到安慰,适合借酒消愁。这两句诗说明了欧阳修遭受贬谪之苦,已经是经年累月。且以往也都是强颜作欢,借酒浇愁,来暂时宽慰自己的内心。诗到这里,欧阳修依然还是在抒发自己遭受贬谪所带来的愁恨。
但尾联“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两句,欧阳修却是笔锋一转,化悲情为旷达之语。说遇到了美丽的山光水色,不妨就高声长吟。如果不是遭受贬谪,我又有什么机会来看这祖国大好河山呢?寥寥十余字,一股旷达豪迈之气便迸发而出。
综观欧阳修的这首诗,气象阔大,意境苍凉,但最后两句却是旷达至极,令人拍案叫绝。而欧阳修身为苏轼的老师,或许苏轼后来常结合自己多舛经历,在诗歌作品中作旷达之语,便是受到了他的影响。不管怎么说,欧阳修这首千古佳作,写于其被贬夷陵之时,写于他人生挫折之时,所表达出来的旷达,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