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诗人放开视野,由眼前春景而想象到整个江南大地。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在写作上,诗人首先运用了映衬的手法,把“红花”与“绿叶”搭配,并用一个“映”字,从视角上突出了“江南春”万紫千红的景象。
同时,诗人也从声音的角度,通过听觉,表现出江南春天莺歌燕舞的热闹场面。诗句中的“千里”下得很妙,不但空间上扩大诗歌的审美境界,也为后面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这几个物象由大到小,突出了江南独有的依山傍水的建筑特色。特别是一个“风”字,不但增添了诗歌的动态感,且更好地突出了“酒旗”,使全诗更具文化底蕴、人文气息。
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是形容佛寺很多。因为南朝佛教非常盛行,寺庙也建得很多。这里诗人在“水村山郭酒旗风”上一转,视线集中在“寺庙”上,想象空间拉大,思维回溯到“南朝”,提升了诗歌的审美境界。
同时,诗人用“寺”代指佛教,并用“四百八十”这个虚数来修饰,不但使诗歌富于形象感,也照应着首句中的“千里”,表现了南朝时代佛教盛行的状况,并为后面结句中的抒情奠定基础。
第四句“多少楼台烟雨中”,“烟雨”即如烟般的蒙蒙细雨。诗人通过虚实结合,由眼前所见而转到历史,内心无比感慨 —— 历史总是不断发展变化,朝代的更替也是必然的。
诗人以审美的眼光,欣赏着江南春天的自然美景;以深邃的思维,穿过时空,感悟历史文化的意义。
《江南春》反映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超越时空、淡泊洒脱的审美。
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