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翻阅部编版语文教材,发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暮江吟》被选入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第一首。再翻看这一单元扉页上的“导读”,发现这一单元需要学生学会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生动具体地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地观察”。由此看来,白居易的这首《暮江吟》应该是生动具体表达的范本,其中还蕴含着连续细致观察的“过程”。于是不由得又细细研读起这首诗歌来。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公元822年,白居易从长安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在长江(也有说是曲江)边看见如诗歌中描绘的壮美景色时写下了这首《暮江吟》。读过“导读”,再读这首诗,笔者有一个隐隐的感觉:作者九月初三之夜应该是住在长江(或者曲江)边上的吧?诗中所写景色的变化是从傍晚太阳落山时写起的,太阳落山后不久如弓的弯月就会悬挂在空中,可诗中写到的露水挂在草叶上,该是秋天的半夜了吧?结合导读中提到的“连续观察”,说明白居易写这首诗之前是经过了较长时间观察体会的,至少是从太阳落山观察到江面的颜色变化,到新月悬空,再观察到半夜露水挂上江边草叶的。如果是匆匆路过,他就不会有这么长时间的观察。如果急于赴任,他也没有那么好的心境能停下脚步慢慢观察体会。
白居易的诗歌,其主观意象和思想观点大都很浓烈的。但这首诗,除了诗句中流露出来的诗人对于九月初三傍晚到半夜的江边景色的喜爱,和他此一时段的轻松愉悦心情,诗歌更趋于纯粹写景。
如果说诗人对江边景色经过了连续细致地观察,那么他对观察到的景色描写则是截取了三个“片段”进行表达的——
第一个片段是斜阳“铺水”。注意这个“铺”字,诗人实在用得准确而又生动。说明此时太阳已经落得很“低”了,它的金光都快要和江面在同一个平面了。一个“铺”字,不光写出了太阳很低的样子,也将夕阳照江的动感表达了出来。但这儿的“铺”也不能认为夕阳的金光是“横躺”在江面上的,毕竟还有一些角度,因为诗歌的第二句中呈现的景色是“半江瑟瑟半江红”。夕阳铺到的地方,江面呈现的是红色的波光,(因为山的阻挡或者阳光与江面还有角度)没能全铺到的江面,呈现的是碧绿的波光。这儿的“瑟瑟”用得也极好。“瑟瑟”除了有“碧绿”的意思,还有“抖动”似的波光粼粼的动态美感。
第二个片段是新月初上。农历的九月初三之夜,挂在天空的是窄窄的弯弯的峨眉月。诗人运用了一个“弓”来比喻,形象而又恰切。再加一个“可怜”,就更加生动了。
第三个片段是露珠悬挂。半夜了,朦胧的月辉之下,草叶上挂上了珍珠般的露珠,圆润、晶莹。
或许还有断断续续的虫鸣吧?那样,九月初三之夜,江边的夜晚就更加清幽、宁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