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在古代被视为不吉不利的“凶日”,它“凶”在何处?
2020-06-05 端午节是凶日吗 端午节为什么要避五毒 古代的端午节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主要大节之一。隋唐统一全国后由南方发展为全国性节日。端午节流传至今的民间习俗,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的起源,大多数认为与战国时代楚国屈原有关。屈原忠心爱国,但受谗被贬流放,最后自沉江中。老百姓听说后纷纷赶来营救,这就是赛龙舟的起源;老百姓为了屈原遗体不被水中蛟龙所食,投江粽子,这就是吃粽子的起源。其实,吃粽子和赛龙舟在以前就已存在,只是人们的追思和寄托,把它们联系了起来。这是闻一多先生等考证过的。
在现代,端午节是一个“有吃有玩”的美好节日,但是在古代却是个不吉不利的“凶日”。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月五日是恶日。恶到什么程度?有诸多不宜,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不宜是,认为连端午出生的孩子都不能要,因为以后会克死父母。例如战国时代的四君子之一孟尝君,宋徽宗赵佶,也都不得不寄养府(宫)外,宋徽宗登基后甚至改了生日(十月十日)。再如东晋大将王镇恶,也是因为生于端午“恶日”,祖父才给他起名“镇恶”的。
当然,端午恶月、恶日的原因,也不是古人凭空想出来的。主要是因为端午五月(阳历六月),接近夏至(有些年端午就在夏至),中午时太阳在天空位置最高,几近天中(因此端午也称“天中节”),阳光热辣,气温猛升。且南方气候潮湿,因此细菌、蚊蝇孳生,疫病开始流行,用古人说法就是“五毒俱出”(五毒指毒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戾气”致病、死亡者增多的缘故。例如据现今气象资料,屈原沉江附近的长沙,端午所在的六月平均气温,已从五月的21.6℃(晚春),猛升至六月的25.9℃,接近当地盛夏。
因此端午古习俗中除追思纪念、吃粽赛龙舟外的另一主要内容,便是防瘟、避疫和祛毒。下举几例。例如古书中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以沐浴”。后来南北朝《荆楚岁时记》中说,“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宋代苏轼《浣溪沙端午》中也有,“明朝端午浴芳兰”等。当然,此处“兰”非兰花,而是菊科佩兰,后来还有蒲、艾等有消毒、杀虫作用的芳香植物,对天热引起的皮肤病等十分有效。
但是古人端午最普遍的习俗,还是挂艾草、菖蒲等,用红纸绑成一束,插或挂在门上。此外还有在身上挂香囊的习俗。香囊也是利用佩兰、艾草、白芷等的香气,通过口鼻吸入,达到通经络,去病强身,消毒避疫的作用。这就是《荆楚岁时记》中说的,“悬于户上,可禳毒气”。据《旧唐书》卷五记载,当初马嵬坡唐玄宗被迫赐死杨贵妃,返京后念旧情改葬,但挖开坟墓后发现,尸体、衣物等已经腐烂,只有香囊完好。
此外,古代还有饮雄黄酒(酒中加入微量雄黄)的习俗, “饮了雄黄酒,疾病都远走”。其实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是有毒的,所以现代已不饮。但雄黄酒有杀菌驱虫的功效,古代曾用来治皮肤病。不能饮酒的小孩,多在他们耳鼻、手心点涂雄黄酒,额头画王字,像涂碘酒一样,虫豸不咬。此外,雄黄酒还常洒在墙角旮旯,起到消毒作用,蚊蝇不生,蛇虫不至。古代还饮菖蒲酒,《本草纲目》记载,“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甚至有些帝皇把它列为“御膳时令香醪”。因此有些地方还把五月称为“蒲月”。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古代端午节的“恶月、恶日”,实际上乃是我们古人防病、防疫、防毒的医药卫生节(所以端午节有些地方又称“天医节”“卫生节”);再如赛龙舟实际上也是古人的一个体育节,以增强体质与不利气象环境做斗争。
视端午为恶月恶日的习俗,也并非是从远古就开始的,而大体始于汉代。因为汉代开始盛行“阴阳、五行学说”。五月和端午都靠近夏至,阳气最盛,人们认为不符合阴阳平衡的正常状态,而且阴气开始出现,阳气开始衰微,因此人们心怀恐惧。《礼记?月令》中说,“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因此视为恶月恶日就不难理解。还有学者认为,“汉魏以后社会通行数序记月日的体制,于是人们在自然节气之外,另择时日作为人文节日,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信仰”。五月初五的端午是继正月初一春节后出现的第一个人文节日,三月初三、七月初七、九月初九都是以后才出现的。因为五月初五最近夏至,因此从六朝以后夏至节俗逐渐移至端午也是自然的事。
最后,说两件与端午有关的事,唐人殷尧藩曾有过一首《同州端午》,其中前两句是“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就是说他离家了三十五年。
最近,在我经过了近八十一个端阳时,突然发作了左膝盖痛,走路一瘸一拐的,拍片诊断为退行性骨关节炎。特别怕冷,至今还穿毛裤。使我体会到民谚“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的正确性。
真是: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