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真相永远也揭秘不完,而文学作品的误读也会根深蒂固,深入人心,有时竟然到了难以纠正的地步。正如人们对《三国演义》的热爱,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居然可能盖过历史事实,大部分三国迷只要熟读了小说《三国演义》,便以为非常了解了三国历史,还有谁会去研读《三国志》?
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就像一件完美到可以以假乱真的“赝品”,正是由于它太过于完美,人们才会相信它是真的,否则又怎么可能会有“赝品”的存在呢?
事实上,文学作品被误读,不光是这种表面上的现象,还有许多因为古文与现代白化文的差异、古人生活习惯与今人的不同,而不能理解愿意的现象,久而久之,也会产生一些误读。如,对“衣冠禽兽”的误解,让人们忘记了它的过去;对“量小非君子,无毒(度)不丈夫”的错解,已经没有人知道它原来的褒义了。如此之类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北宋著名文人、科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一件有趣的事,是说关于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中,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事,于量有人以为是写错了,便去查证。故事大概如下:
读书人刘克博览奇书。杜甫的诗里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的句子,当时很多读书人都理解说,在夔州、峡州一带还有叫鬼户的,就是蛮夷之人,他们的头领叫做“鬼主”,但是没有听到过有“乌鬼”的说法。况且鬼户这个说法,是对蛮夷之人的称呼,又怎么可能家家去养呢?这肯定是写错了,或者是后人传抄错误。
刘克于是查考了《夔州图经》,认为峡州一带的人把鸬鹚叫做“乌鬼”。蜀地临水而居的人家,都养鸬鹚,用绳子扎住它的脖子,让它去捕鱼,捉到鱼以后就倒提它把鱼倒出来,直到现在还是这样。我当年住在蜀中的时候,看到过人家养鸬鹚用来捕鱼,确实如此,不过不知道把它叫做“乌鬼”罢了。而杜甫久居蜀地,自然是知道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是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下,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大家对杜甫的诗不理解,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实属大惊小怪了,或者是少见多怪吧。但是,对于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则是由于古今文化上的差异,我们也是误读千年,即使明白了怎么回事也不会改变,或者说根本就不在乎。因为,不管它是指什么,都不影响我们对这首诗真意的理解,原因在于它太美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关注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通常的翻译为:“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从上小学起我们就会背这首《静夜思》,如今即使幼儿园的小朋友可能也是朗朗上口。而对于其什么意思,课本上的翻译如此,老师告诉我们的也是如此,就是如今网络上的通常翻译也是这样的。但是,问题来了,“床前明月光”中的“床”究竟是指什么,你理解对了吗?
在我们稍大一些,或者在我们有了一定的古文基础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今人所说的“床”其实在古代叫做“卧榻”,而那时的床其实就是指如今的“马扎”,在唐代叫“胡床”。那么,李白难道不知道吗?所以,我们直接将其理解为现代意义上的床是错误的。
关于李白这首诗中的“床”指什么,还真的费解,专家们也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归纳起来大致有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关于这个说法,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就进行过研究,他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二指井栏。关于这个说法,主要是基于考古发现,认为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周围的围栏有如床形(或意)。《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三是指窗,认为“床”是“窗”的通假字。这个主要是从文学的角度,对于诗的韵体及诗意上,如此理解较为贴切一点。但在通俗的理解当中,似乎是不是窗,都好像应该与窗有关。因为,如果真的是躺在室内的卧榻之上,如果没有了窗户,是看不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
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第五种说法,却胡床。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这个说法也算靠谱,但得考证当时已经有了类似躺椅这种胡床来支撑。可还有一点,既然是“静夜”,为何还不上床,而要躺在躺椅上呢?不合生活常规,仍似不可靠了。
然而,综合上述一种说法,很多人其实更趋向于第二种“井栏”,认为正确解释为: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