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烟雨朦胧的清晨,一处客舍中两人对坐饮酒,喝得微醺的两人都在诉说着分别的不舍之情。然,最终还是得分别,诗人王维劝元二再喝一杯酒,感叹道:“你往西走,出了阳关就再也不能遇见故人了!”诗人王维在这样一个忧伤的情绪之下,作出了这首《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他是“诗佛”。苏轼对他是这样评价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还把他与吴道子作比较:“吴生(道子)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像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那么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出彩的地方在哪里?
“柳”字清新脱俗,烘托别离之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自古诗人在离别之际或者在送别诗中都会以“柳”来作诗眼。这首诗的首联之中就写到了“柳”,“柳”在诗人的眼中又有着“留”的隐喻,暗示着诗人不希望友人离别,更是希望友人能够留下来的寓意。
诗中的首联在气氛烘托和情景描写上更加出彩,诗中运用“渭城”、“朝雨”、“客舍”等词,将当时的地点、环境、场景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仿佛形成了一个画面。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劝”君更尽一杯酒:
因为是绝句,这首诗在诗句字数上受到非常严格的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尽数略去,只截取了宴席结束时诗人王维自己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酒吧,等你出了阳关,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诗人仿佛绘卷一样,将镜头的一举一动都描绘得淋漓尽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酒过三巡,告别的话已经说了很多,朋友上路的时刻最终还是到了,双方惜别之情就在这一刻到达了顶点。诗人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西出阳光“无”故人: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
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最后两句,不仅表达了两人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这首诗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